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福建青年工艺师迷恋建盏烧制 想让“釉滴珠”进入寻常百姓家

大小花瓶、茶钵、茶盏、茶漏、茶托……一件件缀满“金银油滴”和兔毫纹饰的建盏闪亮夺目。青年工艺师谢松青在春节期间成功做出一批精品率较高的“开春作品”,展现新一年的良好开局。

建盏产于福建南平,是我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。2011年5月,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建盏的特点之一的挂釉现象,俗称“釉泪”、“釉滴珠”。釉面斑纹、纹饰全靠釉盏在窑中天然烧成,这也是建盏的主要魅力。春节放假期间,为了烧出“养眼”的纹饰,应对节日参观潮,谢松青一有空就呆在他的厂房里,对揉泥、拉坯、修坯、上釉、控温……近20道工序逐一用心。这批作品的各类纹饰应有尽有。果然,假日一过,各地建盏爱好者开始纷至沓来。

元宵节当天,前来观摩的一批爱好者还包括不少同行和在校生。面对这类参观者,谢松青与一些一贯保守“商业秘密”的工艺师不同,他耐心地回答参观者的问题,将“温控”和某些配方“奥秘”告诉他们,他还把自己今年的一些计划透露给同行,希望大家一起致力于提高建盏知名度,开发更多不同器形和功用的建盏产品,丰富建盏文化。

按照他今年的计划,开发多种器形和功用的建盏难度不小。烧制建盏不像德化瓷器那样稳定,纹饰只能靠窑内烧成。一窑采用电热烧制的产品要经过十多个钟头才能完成。谢松青透露:他每隔十分钟就要观察一次火候,记录相关数据,取得成品率超出40%的业界较高水准。一旦成功开发出多种产品,人们常见的日用器物表面就会出现诱人的金油滴、银油滴、兔毫、鹧鸪斑……那多有意思啊!

谢松青喜欢“泄密”由来已久。他本来以从事建盏收藏而闻名于业界,曾为了一睹“国宝级”古盏真容,只身远赴东洋寻访。后来,谢松青总结出一套能轻松辨识各种以假乱真、老胎新釉、新盏造旧手法的鉴定经验,全部无私公布给同行,开始受到业界关注与尊敬。

“由自己亲手制作的第一批建盏出炉时,看到那些银光闪烁的宝贝,兴奋极了,简直彻夜难眠。”谢松青特别向来访学生介绍刻苦摸索烧制银油滴、金油滴、兔毫盏的十年经历,勉励他们努力探索。

谢松青出生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,这里就是我国千年建盏古窑址所在地。他从小耳闻目染,对建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早在1995年,初中毕业的他,就进入瓷厂拜师学艺,同时开始收藏一些古建盏陶瓷。

谢松青介绍说,他有两件好事兆示鸡年的好年景:一是今年1月他荣获“省级陶瓷艺术大师”称号,二是今年2月他又取得“国家级陶瓷工艺师”的职称。春节期间,南平市建阳区区长魏敦盛通过人民网向网友拜年,扩大本地的影响,也让他产生了把建盏进一步推向全国的冲动。

“一年之计在于春。”2017年的春天,谢松青信心满满,撸着袖子,鼓着劲头。(吴隆重、陈谋安)

 

本网“福建故事·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系列报道